丁杰彬
一.言传身教,润物无声。
她在日常工作中,注重工作细致化,日常严格管理班级,严抓课堂纪律。督促、教育学生调整好状态,督促学生提前到教室上课。严禁班级学生出现旷课、翘课的情况。做好与家长沟通交流工作。建立班级家长群,根据学生情况,通过电话、微信适时地跟家长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以及反映学生的在校情况。形成家校联动机制。她日常注重对心理、身体异常的学生的关注,做到了关心学生、围绕学生、服务学生。对于班级日常事务管理,她丝毫不懈怠,有着极强的责任感和担当。
优良的学风、班风、舍风正是培养高素质学生的无形的重要因素。一个优良学风的形成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要通过长期的培养慢慢形成。每次主题班会学风问题已经成为她必讲的重要内容,她将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重要思想贯穿整个的教育工作之中。她还明确了规范的考勤制度。对于个别极端分子,采取“说服教育与严惩不贷”相结合的方法。同时针对学习成绩的差异,在各班她开展了“千千结对”的一帮一学习活动。给成绩较差的学生找一个成绩较好的学生进行课外辅导,从整体上带动全班的学习气氛。目前她所带班级的学风建设已经初具规模,绝大多数学生能够自主、积极的学习。在班风建设方面她一直将学生干部的培养作为工作的重点,主张班委干部在实践中锻炼,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她建立了较完善的班委干部每周例会制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同时鼓励舍长发挥其战斗堡垒作用,实施舍长点名制度,凡是夜不归宿外出者和晚归者无论什么原因都要在舍长处签名。此外通过她开展一系列的活动凝聚宿舍的向心力,营造良好的氛围使每个学生都有“宿舍是我家”的意识,都有与宿舍共荣辱的观念。
她关心受助学生成长进步,引导学生积极向上,把成绩进步率、获奖率、考试通过率作为一项硬指标。她在各班级制定资助促学风方案,鼓励受助学生积极参加院系平台建设活动,在活动中培养学生的集体观念和竞争意识。她也对受助学生做好诚信.感恩.励志教育,培养受助学生优良品德。她制定完善的班级制度,通过制定班级建设计划和学风建设平台计划,指导班级成立了学习平台小组。
丁杰彬认为辅导员工作除了担负起日常的教育和管理外,最可贵之处在于将心中的爱转化成为学生成长的一种强大精神力量,用真情去打开他们的心灵之门,启迪他们的聪明才智,激励他们的进取自信,使他们健康成长!在她的认真负责的态度下,她的班级学生多次获得省级以上奖励,如:
她会定期召开班干部会议,做好班干部管理工作。有针对性地召开班干部会议,针对班上的主要问题进行及时解决;并要求班委做到尽职尽责,起带头作用,在工作中注意协调合作,特别是在学习上积极发言、勤奋努力,带动更多的同学努力学习。在班级管理方面,下放了一些权力给班长,让班长有更大的自由发挥空间,进行班级建设。现在,每周一次的班会已成为她带的班级的一个惯例,学生们已习惯了通过这种方式向我直书其言、倾吐内心;每周的班会加强了各班集体的凝聚力,促进了同学间友谊,避免了大学人际关系惯有的疏远与冷漠。她还与班干部一起制定了优秀班干考评细则初稿,初稿由各班同学审阅修改后正式确定下来。这样,学生干部的考核就有了规范化的依据,无论是对干部自身的激励还是对同学的监督都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丁杰彬通过向同学讲解了入党的基本流程和党组织对党员的基本要求,号召大家积极向党组织靠拢,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争取早日加入到中国共产党这个大组织中来。随后即所有的同学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以此次活动为契机,她认真引导同学们从思想和行动上向党组织靠拢,让他们从理论上掌握正确的指导思想;从实际行动上结合理论知识,正确地全面地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把枯燥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中的问题结合起来,不断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未来四年内把自己培养成一个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她认为在注重思想教育的过程中必须注重心理健康教育。如和他们交流了对新的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对专业学习的适应问题,理想与现实的冲突问题,人际关系的处理与学习、恋爱中的矛盾问题以及对未来职业的选择问题等等,使学生消除由上述种种压力而造成的心理问题。
成绩是对过去的肯定,丁杰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