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学生资助中心在学院领导关怀和各系认真配合下,认真贯彻落实省教育厅和南昌大学学生资助中心有关文件精神,以“服务、保障、学风”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不让一个贫困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为工作宗旨,扎实做好学生资助各项工作,推进资助促学风建设,不断规范、完善学生资助工作体系,较好的发挥了受助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作用。
一、做好贫困生建档入户调研,及时更新、调整贫困生档案工作:
今年暑期学院安排了八个工作组开展贫困生的入户调研工作,调研对象为2015—2016学年贫困生建档学生,根据调研小组了解的情况,归纳导致家庭经济贫困的方面及原因有六个方面:一是居住环境方面;二是以种植为主且没有其他经济来源的纯农户;三是家庭中有二个以上小孩上了大学;四是父母患病或有残疾者;五是单亲或遭遇重大事故的家庭;六、为了小孩的读书,异地求学也会导致家庭困难。
通过入户调研,检验我院贫困生建档是否精准,为进一步做好贫困生建档工作提供帮助。
2016年9月初完成贫困生建档更新、调整工作。对老生按照三个70%的条件对建档学生进行考核决定最终建档名单。三个70%是指:上学期综合素质排名不得低于班级前70%;上学期学习成绩排名不得低于专业前70%;上学期期末基础课成绩排名不得低于专业前70%。通过对贫困学生的家庭贫困情况和学习成绩、学习态度的客观评价,做好经济困难学生认定,完成更新、调整贫困生档案工作。
二、做好国家三金评选、发放工作,确保三金评选工作公平、公正、公开
1、根据省资助中心和南昌大学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文件精神,制定我院2016年国家奖助学金评审文件。
在国家三金评审工作中明确规定了工作程序。要求各班必须召开三金评选主题班会,成立以辅导员为组长,学生干部、党员代表、普通学生代表为成员的评定工作小组,公布班级召开会议时间、地点,安排三金监督员到场,确保评选程序规范。对评审结果在全院范围内予以公示,接受广大师生的监督。
2、做好三金评审材料审查及上报工作
2016年度我院共计评选出国家三金获得者2204人,占全院人数的25%,其中国家奖学金10名(本科8名、专科2名);国家励志奖学金254名(本科134名、专科120名);国家助学金1940名(本科969名、专科971名)。材料报送方面:辅导员把好第一关,系里审查,再提交资助中心审核,发现问题及时反馈,及时更正,做到严格要求。我院按省教育厅和南昌大学学生资助中心规定的时间及时报送材料,今年我院报送的材料经南昌大学国家三金评审委员会初审,省教育厅国家三金评审委员会评审,退回修改的材料比例较往年大幅减少,国家奖学金和国家励志奖学金材料上报工作得到了省教育厅的认可和肯定。
3、完善发放体制,确保资金安全
按省教育厅文件要求部署,学生资助金全部划入学生银行卡内,今年我院三金学生的发放为中国建设银行共青支行。对16级新生和部分未有建行卡的学生进行集中办理,由学院统一与建设银行联系办卡,2016年11月28日在行政楼进行了集中发卡。
三、科学管理、严谨务实、做好生源地助学贷款和毕业生还贷工作
生源地助学贷款是我院各项贫困生资助工作的核心,具有工作量大、时间跨度长、准确性要求高等特点。农信社贷款和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陆续从九月份至十二月份发放到位,本学年我院除个别学生因自身原因贷款不成功外,其余学生均成功获贷,学生资助中心没有出现一例因工作失误而导致学生贷款失败的情况,做到了应贷尽贷。
学生毕业后的还贷环节是整个国家助学贷款的关键环节,也是当前制约国家助学贷款健康有序开展的主要瓶颈所在。六月份资助中心召开了诚信还贷座谈会,与会同学签订诚信还款承诺书等。通过建立完善有力的教育、管理机制,确保我院国家助学贷款按期还贷。
四、开通绿色通道服务,拓宽勤工助学渠道,解决贫困生燃眉之急
学生因为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新老生入校均可办理绿色通道手续,2016年通过“绿色通道”入学的新生办理更加畅通、简便。我院依照《南昌大学共青学院勤工助学管理办法》,制定相关规定,在院内设置近百个勤工助学岗位,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给予帮助。虽然每月的钱并不多,但对于家庭困难的学生来说,能利用课余时间,通过勤工助学的方式,减轻家庭的压力,从而顺利地完成自己的学业。
五、资助促学风平台建设情况
1、编制2015级新生资助工作入学教育学习材料,并于9月初在学工处二楼会议室为15级新生班级辅导员进行了资助工作培训。
2、明确了15-16学年资助促学风工作目标:以思想引领为先导,以队伍建设为保障,以宣传推动为抓手。受助学生进步率目标为52%以上。
3、做好各种培训教育,推动工作开展:
组织召开了二次三金监督员培训大会,一次受助学生座谈会,一次毕业生诚信教育工作座谈会。
4、成功举办2015-2016学年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报告会。
5、首次举办2015年“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和第九届“诚信、感恩、励志”演讲比赛。
6、做好编制国家三金监督员工作手册、完成14-15学年三金材料胶装工作。
六、学生资助工作成效
1、资助促学风平台建设模块已基本形成(三大平台)
(1)活动平台三个:一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平台:以全国学生资助中心下发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文件为指导,做好我院的“助学、筑梦、铸人”主题征文系列活动;二是“诚信、感恩、励志”演讲比赛活动。三是国家奖学金获奖学生事迹报告会。
(2)管理平台二个:一是每周学工秘书例会上对资助工作的安排和点评;二是抓好三金监督员的工作培训、考核评优;
(3)统计平台一个:受助学生学习档案建设平台,做好建档学生的学习档案的及时记载,及时统计受助学生的成绩进步率。
2、受助学生在学风建设中的引领作用得到体现
(1)2015年11名国家奖学金中有5人是贫困建档学生,占获奖人数54.5%,2016年十名国家奖学金中有6人是贫困建档学生,占获奖人数60%,16年与15年相比获奖人数提高了5.5个百分点。
了 (2)受助学生成绩进步率保持在上升趋势:14-15学年全院受助学生成绩进步率为48%;15-16学年受助学生成绩进步率为54.22%。
3、在国家三金评选发放工作中,今年没有学生投诉。
七、存在的不足及改进的措施
1、在贫困生建档学生中,经统计有近9%的学生成绩排名在后70%,特别是15级新生占比高达50%。
2、各系开展资助促学风建设的力度不够,个别系存在工作滞后现象。